太阳直射点在什么之间来回移动
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范围大致在北纬23.5度(北回归线)和南纬23.5度(南回归线)之间。这种移动是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,地球轴线的倾斜(大约23.5度)造成的。
具体来说,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下:
- 每年大约6月21日或22日,太阳直射点达到北回归线,这一天在北半球被称为夏至日,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。
- 随后,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,逐渐离开北回归线。
- 每年大约9月22日或23日,太阳直射点经过赤道,这一天称为秋分日,全球昼夜平分。
- 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,直到大约12月21日或22日到达南回归线,这一天在北半球被称为冬至日,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。
- 接着,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,逐渐离开南回归线。
- 每年大约3月20日或21日,太阳直射点再次经过赤道,这一天称为春分日,全球昼夜平分。
- 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,直到6月21日或22日再次到达北回归线,完成一个年度的周期。
这种周期性的移动影响了地球各地的季节变化和气候特征。
- 上一篇:一年四季影子的长短变化是什么?
- 下一篇: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不同地区的能量交换对吗?